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院系新闻

我院举办“纪念涂尔干逝世百年暨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研讨会”

作者: 发布日期: 2017-11-23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作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领袖、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与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并肩称为西方经典社会学的三大奠基者,在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中具有极高的知识地位。作为法国第一位学院派的社会学家,他首先使社会学成为高校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强调社会学要成为纯粹的学科。通过《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一系列论著的出版,为社会学确立有别于哲学、生理学、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学分析转型社会提供了“社会事实”、“社会分工”、“社会团结”、“社会失范”、“集体表象”等诸多重要的理论范式和分析工具。由涂尔干倡导的社会学传统超越于社会学的学科边界,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对社会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开拓性发展,也来自于对社会学理论和分析概念方面的创造性思想。

 

2017年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1858-1917)逝世100周年。今天,中国社会学界深深地感受到涂尔干对中国社会学研究带来的持续影响以及中国社会学研究与涂尔干思想的密切联系。涂尔干思想产生的重要背景是法国大革命,而法国大革命又与俄国十月革命以及近代中国具有历史上的紧密关联。可以看到,涂尔干的一系列论著在过去几十年间对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涂尔干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整合的社会学研究具有许多方面的启示,对人类共同体的讨论也具有新的时代价值。中国社会学和法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进程既有差异性也有共通性和连续性,这就需要在新的社会发展语境中不断桥接两者间的对话和相互借鉴。

为纪念涂尔干为社会学学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推动深化涂尔干思想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于20171117-19日联合举办纪念涂尔干逝世百年暨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我院院长文军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我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李向平教授以及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分别致辞。来自法国、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大陆的50名社会学者和50名沪上社会学的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我院多名教师与25名研究生参与了会议。文军教授在开幕式指出,涂尔干对社会学发展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涂尔干以其一生的学术建树为全球社会学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对世界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纪念涂尔干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学共同体。徐永祥教授肯定了此次会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强调在中国发展语境中继承和发展涂尔干思想的重要性;谢立中教授对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探索与争鸣》三家会议合办单位的组织表示感谢。涂尔干是西方社会学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期待来自不同地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围绕涂尔干进行学术交流;李向平教授介绍了会议源起,强调了法国社会学中涂尔干的重要性以及涂尔干与中国社会的紧密关联;李友梅教授谈及了法国年鉴学派共同体的形成及其精神,强调了年鉴共同体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启发意义。她希望此次会议不仅旨在研讨涂尔干思想的传承,更旨在中国的时代语境中进一步展开对涂尔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对话,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从涂尔干及其学术共同体的一系列成就中,可以体悟到学术共同体对于一个学派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到一个具有学术意义的重要领域是如何被开掘出来以及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使用的重要概念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因此,年鉴学派对于中国社会学学术话语和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次会议由五个单元构成,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昂高等师范学院Laurence ROULLEAU-BERGER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Claude DIDRY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系系主任Jerome DEAUVIEAU教授、英国全球中国研究院院长常向群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吕炳强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何荣宗副教授、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孙中兴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赵万里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杨敏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王小章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李鸿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徐祥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向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拥华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卢崴诩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黄玉琴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黄锐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讲师陈赟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杨君博士以及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静博士等25名专家学者先后作了主题发言。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李友梅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教授、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昱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郑莉教授以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汪华教授分别作了主持和评议。最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叶祝弟主编作会议总结。

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涂尔干的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影响,延展涂尔干思想的知识新发展。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会议以学术交流为导向,共聚一堂研讨涂尔干的思想遗产,让大家感觉收获良多。从社会观到空间观、从自杀理论到社会团结理论、从实体论到建构论、从知识社会学到道德社会学、从社会理论到研究方法,涂尔干思想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且表现出内在的理论变化,在知识的传承中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研讨涂尔干,应当把涂尔干的思想和理论放在西学东渐的知识互动背景下来看待,应当把涂尔干放到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学科发展进程中来看待。从目前涂尔干研究的发展来看,仍然有许多概念和理论工具具有进一步挖掘和发展的空间。不可否认,涂尔干的思想在跨越百年的时间里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有待更多学者的加入,在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进一步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和本土知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