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全球化、场域重叠、惯习冲突:跨国有组织犯罪中的中国-西欧警务合作
主讲人: 程泓铭(加拿大萨斯凯彻温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持人: 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讲座时间:2016年6月22日(周三)上午10:00-11:30
讲座地址: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四教学楼212室
【讲座人简介】
程泓铭系加拿大萨斯凯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社会学系华人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萨弗拉伦理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员、德国全球合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获博士学位(犯罪学)。2003-2005年受聘于加拿大圣托马斯大学犯罪学系,先后任助理教授、高级研究员;2005-2007年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任外国专家;2007至今,一直在加拿大萨斯凯彻温大学社会学系工作。主要从事公司与白领犯罪、跨国犯罪、警务、农民与土著居民权利等领域的研究。学术成果发表于《英国犯罪学杂志》(SSCI)、《警务:国际警察战略和管理杂志》(SSCI)、《亚洲与非洲研究杂志》(SSCI)等国际权威和核心期刊。出版有《中加内幕交易点比较研究:证券市场全球化与规制》(2004)、《商务犯罪和商务规制比较研究》(2011)、《中国金融犯罪:发展、惩罚和腐败的系统性蔓延》(2015)等专著多部。
【讲座内容简介】
基于对中国和西欧国家警察机构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警务合作的实证研究,本文从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发展了用以分析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警务合作的新概念框架——警务场域重叠中的“惯习冲突”。本研究对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警察机构的警官进行了深度访谈,并详细分析了大量关键官方材料和案例报告。研究显示了中国和西欧国家警官们在合作努力和文化适应方面如何与他们的国际同行互相面临惯习冲突、协商和调整的过程。本文提出两个相互关联的观点: 1)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警察机构可以通过良好意图和平等对话达成执法合作;2)这样的合作存在着许多挑战,主要是犯罪定义差异,文化障碍以及执法模式。但是,警务合作期间产生的惯习冲突是介于文化差异和操作层面冲突之间影响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布迪厄的理论,警官的惯习是警察机构所处社会结构和警官在警务合作中具体行为之间的纽带。由于西欧和中国之间绝然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中国和西欧警官之间的惯习冲突可以说是比很多国家之间的更为突出。本研究证明开放式的对话是缓解警务合作中惯习冲突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