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系
第一场
时 间:10月10日(周二)18:0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北楼525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文 军 技术变革背景的城市治理逻辑的转变及其反思
第二场
时 间:10月10日(周二)19:3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北楼525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吴越菲 大都市郊区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第三场
时 间:10月18日(周三)10:00
地 点:闵行校区四教306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魏 伟 同性伴侣家庭的生育实践
第四场
时 间:10月19日(周四)14:0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北楼525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李向平 “神圣”社会学研究与中华文化的现代性难题
第五场
时 间:10月21日(周六)10:0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北楼525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徐连明 从麦克卢汉到波兹曼:“媒介即讯息”与“媒介即隐喻”的传媒社会学解读
人口研究所
时 间:10月11日(周三)13:0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北楼525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丁金宏 论人口发展研究中的价值导向与科学精神
桂世勋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案需注意的问题
刘大卫 公办院校现行人事争议处理的逻辑悖论及改革思路
王春兰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研究:分异与不平等的延续
人类学研究所
第一场
时 间:10月10日(周二)14:0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6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肖坤冰 从“高地”到“低地”——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
第二场
时 间:10月13日(周五)13:00
地 点: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6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潘天舒 污名化语境中精神障碍患者“舒适地带”的营建与维护——基于上海田野案例的反思
民俗学研究所
第一场
时 间 10月19日(周四)13:00
地 点 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王均霞 隐形的传记:纺织和一个鲁西南乡村女性的生命故事
第二场
时 间 10月19日(周四)15:00
地 点 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唐忠毛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及其传承
第三场
时 间 10月25日(周三)13:00
地 点 闵行校区思勉5303会议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田兆元 流光溢彩:创世神话与琉璃
第四场
时 间 10月25日(周三)15:00
地 点 闵行校区思勉5303会议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李明洁 北美风俗画发展经验的启示
第五场
时 间 10月26日(周四)14:00
地 点 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徐赣丽 重新解读“民间”
第六场
时 间 10月26日(周四)15:40
地 点 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安俭:喀喇克拉昆仑公路的民族志考察
第七场
时 间 11月1日(周三)9:00
地 点 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王立阳:日常生活与作为视角的民俗
第八场
时 间 11月1日(周三)16:00
地 点 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室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范长风:都市里的文化传播:藏传佛教在上海
社会工作系
时 间:10月18日(周三)13:00
地 点:中山北路(闵行)校区法商楼北楼一楼实训室(101)
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黄晨熹 社会工作 :科学,艺术还是两者的结合
韩晓燕 当下情境、文化与选择性注意:长期上访户的认知
何姗姗 新手妈妈角色适应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郭 娟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服务者的增能:以“大哥哥大姐姐计划”为例
赵 鑫 人环视角下抑郁症的成因及其社工干预
吴 同 转型中的新产业工人维权行动与地方政府回应
李希希 青少年正向发展如何促进职业生涯就业力的提升
王海萍 一线社工职业心理发展路径探索
李艳华 推进昆明市郊白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制约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