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媒体关注

韩晓燕博士等参加国际会议探讨社会组织培育新路径

作者: 发布日期: 2014-06-05

应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韩晓燕博士、王海萍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孙志鹏于2014年5月28日-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参加了“华人社会社会工作、社会福利及社会政策之跨文化经验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ese Societies: Cross Cultural Experiences”),并做了“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培育路径研究——以上海市M区W镇为例”的专题报告。本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社会政策联合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于社会政策系及台湾大学风险社会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主办,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让学者分享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里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以促进知识发展和产生。

近年来,韩晓燕博士致力于扎根社区推动本土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于2013年成立了上海市闵行区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拾星者”)。“拾星者”受吴泾镇委托,依托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以满足居民需求。在一年半的参与式行动研究中,华东师大学的专家团队和“拾星者”的社工团队研究总结出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1+1”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的培育路径,梳理出居民需求评估-政府职能转移研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确立-项目招投标-项目运作-项目评估和推广-社会组织孵化-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建设的培育路径,最终营造社区内生态系统共生局面。由韩晓燕博士、王海萍博士、硕士研究生孙志鹏以及“拾星者”项目主管肖庆联合完成的并即将发表的“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培育路径研究——以上海市M区W镇为例”的学术报告,也是作为本土社会组织培育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小结。

“1+1”培育模式是指将外来引进的社会组织与本土草根团体结对,以具有项目运作经验和能力的专业机构促进本土草根组织的项目运作专业化和组织管理的规范化,以接地气有群众动员基础能力的草根原生团队协助外来社会组织落实和运作项目的具体内容,最终达到“以专业促本土,以本土保专业”的目标。

生态视角下社区共生的实现将以正向成长的15个能力为核心,以团队共创“4C”模型为具体运作路径,即连结、沟通、合作、共创。通过结合引入社会组织“为社区做”与引导群众活动团体“和社区做”,最终达到“由社区做”的社区自治目标,实现社区共生。

报告中主题得到了在场听者的高度关注,在现场互动中听众与韩晓燕博士一行三人展开了积极的对话。其中有提问如何对生态系统理论由“个体”到“组织”的发展进行解读,发言者认为这是她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工作想象力以及对社会组织理想类型的一种建构,将社会组织与个体进行类比,从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从社会组织自身的专业化培育与发展、社区的营造进而上升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共生。 

报告最后,发言者提出了几个在研究过程的反思与体会,如如何依托项目化进行公益品牌建设,社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如何实现;通过孵化和培育使草根社会团体向专业化社会组织转化何以可能;社会组织培育和项目化运作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服务和实务如何转化为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以社会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

坐在观众席的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对本研究高度评价,并与韩老师探讨了社会组织如何多元化筹资开展社会服务的问题,这也是本研究团队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发言者认为社会组织作为自组织一定要有自身的力量与独立性,而不能成为政府的缓和矛盾的一种“工具,要平衡政府以及市场的筹资来源与服务购买”。在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建设上,发言者与张教授达成了一致,认为社会组织不能何种实务项目都做,一定要有专业性与品牌意识,专注于其擅长的领域。发言者希望通过社会组织的培育研究,以理论为指导,通过社会工作实务,满足个体与社区的多元需求,减少社区紧张,促进“身心灵社”全人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大量的实务性社会工作服务,能够不断产生本土化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同时为社会工作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最终在微观上,为个人增能——立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希望感;中观上,为专业增能——促进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宏观上,为社区增能——整合社区资源,增强社区自治与共融,促进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共生。在实现三大增能的基础上,努力使得社会组织的培育具有规范性、专业性和多样性,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社会性需求。